位置:首页 > 泰国资讯
周易之术:智者与圣者的统一
周易之术:智者与圣者的统一泰国资讯 822 人已围观微信号:xtyfgfp微信号:xtyfgfp
简介 周易之术:智者与圣者的一致贾谊特别重视“道术”,《新书》中专门有《道术》篇以论述···
周易之术:智者与圣者的一致
贾谊特别重视“道术”,《新书》中专门有《道术》篇以论述“道”与“术”道者所道接物也,其本者谓之虚,其末者谓之术。虚者,言其精微也,素常而无设诸也;术也者,所从制物也,动态之数也。凡此皆道也......术者,接物之队。凡权重者心谨于事,令行者必谨于
言,则过败鲜矣。此术之接物之道也者。其为原无屈,其应变无极,故圣人尊之。
可见,就贾谊的思维来说,讲求明道而尚术。他深受战国时期《易传》或《易说》的影响,认为“术”,关于人主圣君来讲就是治理全国之道术,关于智者贤才来说就是修身行事之道术。《易》之术,表现了一种智或圣的法则。如“同类相感”之术,《文言》曰:
子曰:“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;水流湿,火就燥;云从龙,风从虎;圣人作而万物睹;本乎天者亲上,本乎地者亲下,则各从其类也。”
贾谊对此有显着的借鉴,《新书•胎教》:
文王请除炮烙之刑而殷民徙,汤去张网者之三面而二垂至,越王不颓旧冢而吴人服,以其所为顺于人也。故同声则处异而相应,意和则未见而相亲,贤者立于本朝,而全国之士相率而趋之。
此处所言“同声相应”“意和相亲”,全国人以类相感、相察之术,显着是受了《说卦》感应理论的影响。文中后边还叙说了管仲同声于鲍叔牙,以证明贤者同声于贤者;叙说了姜太公同声于微子、比干,以证明圣人同声于圣人,可见,贾谊认为《易》之术,既表现了智,又表现了圣,是智与圣的一致。《新书•春秋》:
故爱出者爱反,福往者福来。《易》曰:“鸣鹤在阴,其子和之。”其此之谓乎!故曰:“皇帝有道,守在四夷;诸侯有道,守在邻居。”
此外还引用了《中孚•九二》爻辞,以阐明同类相感之理。
再如“慎言慎行”的处世观。《系辞》强调正人要慎言行,曰:
言行,正人之枢机。枢机之发,荣辱之主也;言行,正人之所以动天地也,可不慎乎?④
这对贾谊也有很深的影响,《新书•大政上》:
夫一出而不行反者,言也;一见而不行得掩者,行也。故夫言与行者,知愚之表也,贤不肖之别也。是以智者慎言慎行,认为身福;愚者易言易行,认为身灾。故正人言必可行也,然后言之;行必可言也,然后行之。呜呼!戒之哉!戒之哉!行之者在身,命之者在人,此福灾之本也。
贾谊的“智者慎言慎行,认为身福;愚者易言易行,认为身灾”之语,不正是对《系辞》“言行,荣辱之主也”的诠释吗?《易》之术,正是智者当选择的立身行事的法则。
再如“慎微慎积”的立身行事法则。《系辞下传》强调正人要谨小慎微,警觉平常之所“积”:
善不积不足以成名,恶不积不足以灭身。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,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,故恶积而不行掩,罪大而不行解。
贾谊《新书》中有《审微》篇,对《系辞》的思维有所发挥:
善不行谓小而无益,不善不行谓小而无伤。非以小善为一足以利全国,小不善为一足以乱国家也。当夫轻始而傲微,则其流而令于大乱,是故子民者谨焉。
他将“小善”“小恶”上升到治国理民的高度。关于“积”的思维,贾谊更是有着深刻的认识,《汉书•贾谊传》载贾谊奏疏曰:
安者非一日之安也,危者非一日之危也,皆以积渐然,不行不察也。人主之所积,在其取舍。以礼义治之者,积礼义;以惩罚治之者,积惩罚。
贾谊提出,全国的安危治平与否,是一个平常“积渐”的结果,积礼义得礼义之全国,积惩罚则得惩罚之全国。
上一篇:易经中的筮法:筮是占卜之一种
下一篇:周易之理:天道与人道的统一